大暑节气简介,有什么由来的故事传说?
参考
网络- 发布:2021-06-08 15时
- 编辑 小丸子
大暑节气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就是过完这一个节气,秋天也就到来了,天气也会慢慢的开始转凉。但是大暑炎热的天气,并不是那么好度过的,所以在大暑时节的时候,最好不要顶着大太阳在外面,很容易造成身体的不适。
传说,范蠡因常年协助勾践勤于国事,体弱多病,饲养第一批山羊的那年夏天,范蠡已是十分衰弱,家人怕他等不到秋天山羊长成,于是不顾天气大暑,为范蠡烹制了羊汤尝鲜,谁知范蠡连喝了几天羊汤后,身体日渐好转,加上家人的悉心照料,竟得以寿至耄耋。于是,人们纷纷效仿范蠡在大暑天“喝暑羊”,后来渐演变成了大暑的风俗。

大暑节气简介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有什么由来的故事传说?
春秋时,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厌倦了政治勾心斗角的喧嚣,来到山东鲁南地区隐居。范蠡发现隐居的地方牧草肥美,非常适合养羊,于是就引进山羊品种,教当地百姓殖草养羊,范蠡隐居的地方因此得名“羊庄”,成为鲁南地区山羊的发源地。传说,范蠡因常年协助勾践勤于国事,体弱多病,饲养第一批山羊的那年夏天,范蠡已是十分衰弱,家人怕他等不到秋天山羊长成,于是不顾天气大暑,为范蠡烹制了羊汤尝鲜,谁知范蠡连喝了几天羊汤后,身体日渐好转,加上家人的悉心照料,竟得以寿至耄耋。于是,人们纷纷效仿范蠡在大暑天“喝暑羊”,后来渐演变成了大暑的风俗。
精品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