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不可以干什么事?端午节全国各地的禁忌
推荐人 依依
日期 2021-05-11
来源 开源网站
端午节是一个集祈福消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节俗内容丰富。大家普遍都知道其中的节日习俗,但对禁忌却知之甚少。那么,端午节不可以干什么事?端午节全国各地的禁忌有哪些?天天运势网小编这就为你揭晓!
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
因为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
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粽的习俗。
2、儿童戴的香包忌丢失
在北方一带,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习俗。
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
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3、忌恶日
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所以这天又有“躲午”的习俗,即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
4、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无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 病。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并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
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省
黄岗县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
】湖南省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
】陕西省
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
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
】福建省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
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

端午节不可以干什么事?
1、忌游泳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
因为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
所以又有投粽子入河让其分享免其作粽的习俗。
2、儿童戴的香包忌丢失
在北方一带,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习俗。
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
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3、忌恶日
由于五月为“恶月”,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所以这天又有“躲午”的习俗,即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
4、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无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 病。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并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
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端午节全国各地的禁忌
】江西省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省
黄岗县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
】湖南省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
】陕西省
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
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
】福建省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
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
精品测算